ONTEL單光子探測器新版控制器簡介》文章中,曾經介紹過新版控制器諸多優勢,但是也正是這樣的特點,導致脈沖調整方面的不方便。如果想要調整脈沖的輸出幅值、脈沖寬度,需要修改板級上的元器件。但是這樣的操作風險比較大,這里不做詳細探討。在780nm的sspd來說,其典型的脈沖響應如下圖中所示,幅值小于400mV、脈沖寬度只有5ns,對于某些TDC來說,這樣的幅值不夠,脈沖寬度不夠,以至于TDC無法計數。某款TDC的輸入參數如下要求的輸入信號為TTL信號,最小脈沖寬度為10ns。因此針對這樣的應用,脈寬5ns、幅值400mV的信號,該款TDC無法捕獲計數。因此有必要對控制器輸出的信號進行整形,以滿足T ...
一.介紹SPD_NIR為900nm至1700 nm的近紅外范圍內的單光子檢測帶來了重大突破。 SPD_NIR建立在冷卻的InGaAs / InP蓋革模式單光子雪崩光電二極管技術上,是NIR單光子檢測器的第①代產品,可同時執行同步“門控”(GM)和異步“自由運行”(FR )檢測模式。 用戶通過提供的軟件界面選擇檢測模式。冠jun級別的器件具有低至800 cps的超低噪聲,高達30%的高校準量子效率,100 ns Z小死區,100 MHz外部觸發,150 ps的快速成幀分辨率和較低的脈沖 。 當需要光子耦合時,標準等級可提供性價比較高的解決方案。基于工業設計,該設備齊全的探測器不需要任何額外的笨重 ...
TPS_1550_TYPE_II是一款新型的獨立的單光子糾纏源,可在室溫下產生C波段正交極化的頻率糾纏光子源。一對光子是由周期性極化鈮酸鋰PPLN波導(準相位匹配-QPM)中的自發參數向下轉換(SPDC)產生的。TPS_1550_TYPE_II結合了溫度調諧PPLN波導晶體和波長穩定的激光源。可以在電腦端通過USB接口控制激光泵浦功率和晶體內部溫度,進而調整高精度的相位匹配。單光子糾纏源系統組成部分如下所示,主要分模擬部分和數字部分,其中模擬部分控制PPLN晶體的溫度、激光器的輸出功率和系統溫度控制;數字部分用于模擬部分溫度采集控制、LCD顯示、以及USB通信等;從上圖可以看出泵浦光可以直接在 ...
、(超導)單光子探測器可以搭建一套基于時間相關的非視域探測系統,實現對視域外物體的高精度的定位,并初步得到物體的表面輪廓。實驗過程:超快脈沖激光器發射出脈沖激光,經掃描振鏡反射后照射在中介墻面上,經墻面漫反射后部分散射到達拐角處的物體,再經過物體表面反射后極小部分攜帶著物體信息的光返回墻面被單光子探測器(SPAD)所接收。脈沖激光器的電同步信號與探測器探測到的光子產生的脈沖序列,分別接入TCSPC模塊的“開始”與“結束”通道,得到光子—時間的時間直方圖,基于時間直方圖的信息,通過橢球層析算法即可重構出拐角處物體的信息。圖4.2.1實驗裝置圖上述實驗圖為山東大學孫寶清教授組的實驗場景及成像結果圖 ...
quTAG作為一款性能優異的TCSPC,其時間分辨率可達1ps,最高計數率可達25MHz;但是作為科研、工業使用的儀器,設備自帶的PC端操作軟件,可滿足絕大多數使用場合。對于需要集成在項目系統中,需要使用設備的API接口,將設備控制集成到系統中。基于此,我們以Qt Creator5開發環境搭建測試模板,也可以直接聯系我們獲取項目模板。1、新建工程模板:Project--->New--->Application(Qt)--->Qt Widgets Application--->Choose,選擇項目名稱,項目工作路徑;再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這里 ...
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簡介:展示了一種在1550 nm處具有高效率、低于0.1 Hz的暗計數率和低于15 ps的timing jitter的自由空間耦合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作者:Andrew S. Mueller, ...Matthew D. Shaw鏈接:https://doi.org/10.1364/OPTICA.444108LETTERS1.標題:使用時間延遲積分連續流式壓縮高速攝影簡介:開發了連續流式壓縮高速攝影,它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空間帶寬時間積記錄動態場景。通過以時間延遲積分方式執行壓縮成像,實現以200 kHz的頻率連續記錄了0.85兆像素的視頻,對應于每秒170吉像素的信息通 ...
,由于大多數光子探測器是二維(圖像傳感器)、一維(線傳感器)或零維(單像素傳感器)的,用低維傳感器采集高維全光函數通常需要沿另一個維度進行大量掃描。例如,為了獲取全光數據立方體,高光譜成像儀通常在空間域或光譜域中進行掃描,從而導致采集時間延長。相比之下,像映射光譜儀(image mapping spectrometer, IMS)、編碼孔徑快照光譜成像(coded aperture snapshot spectral imaging)和計算機層析成像光譜(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spectrometry)等快照技術將三維全光數據立方體以光學手段重新映射到二維探測 ...
和高保真微波光子探測器。截至今天,按需單光子源仍然是量子光子學界的主要挑戰。在微波電路中,借助超導量子位,可以可靠地生成按需單微波光子 。可以想象,這種微波光子可以通過理想的無損 M-O 轉換器上轉換為按需單光子。類似地,超導量子位和陣列可以用作光子數分辨探測器(這是量子光子學的另一個瓶頸),用于分析下轉換的量子光學狀態。因此,未來的分布式量子網絡可以同時利用微波頻率下的量子信息處理能力和光頻率下的低量子退相干能力。結合微波和光學技術的理想方法是在單個芯片上集成超導和納米光子器件的集成器件平臺,并允許微波和光頻率之間的相干光子轉換,而不會產生互連損耗。超導電路中的微波和光網絡中的光波的共同點是 ...
所示。來自單光子探測器的光電子信號脈沖和來自激光器的參考脈沖輸入到延遲鏈中。時序邏輯查看延遲鏈中的數據,識別單光子和及激光脈沖的開始-停止對,并以此方式確定單光子在激光脈沖序列中的時間位置。然后,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建立通常的TCSPC/FLIM光子分布。TCSPC技術所基于的原理是:在記錄低強度、高重復頻率的脈沖信號時,由于光強很低,以至于在一個信號周期內探測到一個光子的概率遠遠小于1。因此,沒有必要考慮在一個信號周期內探測到幾個光子的情形。只要記錄這些光子,測量它們在信號周期內的時間,并建立光子時間分布的直方圖就足夠了。TCSPC技術的基本原理如圖所示。探測器的輸出信號是對應于探測到單個光子 ...
辨率圖像。單光子探測器陣列SPAD23技術源于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7 年的研究工作和 6 項獨特技術。它是由23個六角形封裝的單光子雪崩二極管組成的探測器陣列(SPADs),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更低的噪聲。這款單光子探測器陣列SPAD23在其寬探測譜段內擁有>50%的探測效率,<100cps的暗計數水平,且因其獨特的半導體工藝及設計實現了填充因子>80%。這款帶有時間標記功能(Time Tagging)的SPAD23整體尺寸只有信用卡大小,是熒光顯微和量子信息領域的理想探測工具。http://www.arouy.cn/details-1676.html得 ...
或 投遞簡歷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