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連續激光作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的照明光源摘要:本文講述使用超連續譜激光器作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的照明光源,并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的工作原理,OCT的形式進行了簡述。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是一種顯微鏡和眼科檢查技術,它改變了視網膜和眼病的臨床分析范式。OCT在20世紀80年代首次以掃描激光檢眼鏡(SLO)的形式開發和實施,為顯微鏡中的超分辨率成像打開了新的窗口,允許分析形成視網膜的不同層以及青光眼和其他黃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OCT技術的主要優點與非侵入性有關,可以對生物組織進行橫斷面活檢,并且該技術的高軸向分辨率使得篩選5到20微米深的視網膜層成為可能。OCT的一般工作原理:光學相干層 ...
VCSEL和相干探測,以105.7Gb/sPDM3-PAM傳輸960公里SSMF(1)-簡介本文利用3-PAM調制、極化分復用和數字相干檢測,我們成功地在320公里SSMF上以7%硬決策FEC閾值(98.80Gb/s凈比特率)和960公里SSMF上以20%硬決策FEC閾值(88.10Gb/s凈比特率)分別傳輸了直接VCSEL調制產生的105.7Gb/s(原始線路速率)信號。與基于相位/正交調制器的相干發射機相比,基于VCSEL的發射機具有更小的外形、更低的功耗和更低的成本。同時,通過消除頻率和相位恢復,也可以降低相干接收端的DSP功率。通過結合VCSELs短距離通信的優勢和遠程傳輸的強大相干檢 ...
VCSEL和相干探測,以105.7Gb/sPDM3-PAM傳輸960公里SSMF(2)-實驗實驗裝置實驗設置如圖1所示。該VCSEL是一種高速短腔VCSEL,埋地道結(BTJ)孔徑為4.5μm。它在單模下工作,并沿明確的偏振軸發射線偏振光。發射波長為1.5μm,3dB調制帶寬為18GHz。具體VCSEL特性的詳細描述可以在中找到。考慮到VCSEL的帶寬和多級PAM的性能,我們在實驗中選擇了3-PAM,每個極化每個符號攜帶1.585()比特,對應于使用極化分復用時每個符號攜帶3.17比特。在33.35-Gbaud時,原始線路速率為105.7195 Gb/s。使用3位高速數模轉換器(DAC)的2位 ...
CSELs和相干檢測生成和傳輸100 Gb/s PDM 4-PAM-器件設計與性能使用數字相干檢測的100Gb/s偏振分復用正交相移鍵控(PDM-QPSK)在光傳輸網絡中被廣泛部署,高達1Tb/s的更高比特率正在開發中。因此,在不久的將來,城域網絡也迫切需要從10Gb/s升級到100Gb/s甚至更高。與光傳輸網絡相比,城域網絡對成本、占用空間和功耗更為敏感。雖然城域網絡覆蓋的距離比長途系統短得多,但傳統的城域光纖通常具有高偏振模色散(PMD)和大色散(CD)變化。在100Gb/s及以上的速度下,數字相干檢測是滿足大PMD和CD容差的一種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但要實現小尺寸、低功耗和低成本,還必須 ...
CSELs和相干檢測生成和傳輸100 Gb/s PDM 4-PAM-實驗與結論實驗裝置實驗設置如圖2(a)所示。來自2位高速數模轉換器(DAC)的D和D的兩個4級25Gbaud電信號直接調制兩個VCSELs,峰對峰幅為600mV。DAC以模式發生器的延遲去相關D和為饋源,產生25Gb/s的215-1偽隨機二進制序列(PRBS)。為了補償耦合損耗,每個VCSEL的輸出通過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和偏振控制器(PC)進行放大。然后將兩個4PAM光信號與偏振束合流器(PBC)組合,形成100Gb/s的PDM-4PAM信號,發送到帶寬為3db的JDSUTB9光柵濾波器,帶寬為0.52nm,中心頻率低 ...
進展包括使用相干檢測在400公里以上傳輸25 GBd偏振分復用(PDM) 4級脈沖幅度調制(PAM)信號和使用直接檢測(DD)在4.2公里以上傳輸25 gb /s NRZOOK信號。為了實現比目前報道的更簡單、更環保、更具成本效益的發射器和接收器實現,并擴大覆蓋范圍和對色散(CD)的容忍,在本文中,我們報告了28Gb /s NRZ-OOK信號的產生和傳輸超過10公里,而在鏈路中不使用任何色散補償光纖(DCF),使用單片1530納米VCSEL。直接檢測和基于高性能Max似然序列估計(MLSE)的接收器來補償累積的CD。結果表明,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具有實現經濟高效且節能的波分復用(WDM) 100 ...
,圖1為利用相干模式表示方法和隨機模式表示方法計算的M2分別為1.0、1.5、2.0和2.5的GSM光束經DOE后的光斑形貌和剖面圖。其中,相干模式計算方法中系數截斷設置為10-6,通過該圖可知在相干模式下,隨著M2的增加,輸出光斑平頂區尺寸逐漸減小,直至劣化為類高斯型的光斑。隨機模式計算方法則將總模式數設置為2000,可知隨機模式表示方法得到的結果存在隨機漲落,趨近相干模式輸出的表示方式。通過這些結果圖也可知DOE對光束質量要求非常高,當M2增大到1.5的時候輸出結果就已經存在較為明顯的變形。圖1 模式分解法得到GSM光束經DOE的輸出光斑形貌。(a)~(d)相干模式和(e)~(h)隨機模式 ...
源的光輸出是相干的,而LED的光輸出則不是。當激光的相干光被光學粗糙表面反射而隨機化時,結果就會產生激光散斑(見圖5)。在需要均勻照明場的應用中,激光散斑顯然是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對激光輸出應用各種技術來擾亂其時間或空間相干性[2]。另一方面,激光散斑可用于測量表面粗糙度或散射粒子的運動。這些應用中值得注意的是激光散斑對比成像(LCSI),它用于測量組織中的血液灌注[3]。圖5.(左)由ZIVA光引擎(Lumencor, Beaverton, OR)輸出的488nm激光產生的激光散斑圖案。(右)相同的488nm激光輸出后,通過一個旋轉式散斑消除器。1.液體光導(LLG)和光纖輸出液體光導 ...
重。例如,在相干光纖通信中,要求本振光與信號光的偏振態保持一致,否則接收靈敏度將大為下降;另一方面,偏振態因受到外界條件變化的調制而發生改變的這一特性,也可以被利用來構成光纖傳感器,從而發揮獨到的作用。一、光纖內部光的偏振態對多模光纖無須考慮偏振問題;但對單模光纖,偏振態在傳輸過程中發生改變則是重要特征,應予以高度重視。實際光纖的制作不可能絕對完善;另外在外部環境的作用下,其對稱軸不可能絕對理想。例如,光纖芯產生橢圓變形或光纖內部具有殘余應力等。這將使兩正交的偏振模相位常數不等,從而引起在光纖中傳輸的速度不同,這種現象叫做光纖雙折射。雙折射引起一系列復雜的效應,例如,由于雙折射兩模式群速度不同 ...
實現冷原子的相干操控,分別發生分束、反射和合束,實現物質波干涉。圖1 拉曼光脈沖原子干涉儀原理示意圖下圖所示的是當前應用廣泛的自由下落式冷原子重力儀方案。2D MOT中得到的冷原子源被傳輸至3D MOT中,將原子進一步冷卻至微開(μK)量級。隨著3D MOT磁場和冷卻激光的關閉,原子被釋放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在下落的過程中,上方發射的拉曼脈沖序列,經過原子的選態、干涉和探測后,從干涉條紋推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微小變化。圖2 冷原子重力儀示意圖Gravity sensing: cold atom trap onboard a 6U CubeSatCASPA(Cold Atom Space PA ...
或 投遞簡歷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