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k)或空間光調制器投影的動態圖案作為隨時間變化的掩模。平移掩模方案可以提供高空間分辨率調制,但它依賴于平移臺的機械運動,存在不準確或不穩定、難以緊湊集成的問題。對于空間光調制器生成的掩膜,它們可以通過微機械控制器快速切換,但其分辨率通常僅限于百萬像素級別,難以放大。當前不足:現有的視頻SCI系統,當空間分辨率達到千萬像素時,在硬件實現和算法開發上都難以實現(很少有SCI系統可以在現實場景中實現1000 × 1000像素分辨率的成像。通常分辨率大多為 256×256 或 512×512)。文章創新點:基于此,清華大學戴瓊海組的Zhihong Zhang(第一作者)等人提出了一種基于混合編碼 ...
術可以通過在空間光調制器上顯示全息圖來重建運動圖像。為了使用電子全息技術實現三維顯示,科研人員已經對現實空間中的三維信息獲取、CGH計算和三維圖像重建進行了大量研究。雖然已經報道了使用真實三維對象的三維信息進行三維圖像重建,但這些研究并未實時執行從獲取三維信息到連續重建三維圖像的處理。為了實現利用電子全息技術對真實場景的實時重建,需要不斷地執行從獲取三維信息到重建三維圖像的一系列過程。已有使用光場技術對真實場景進行實時電子全息重建的報道。光場相機可以獲取實際物體的三維信息作為光場。由于光場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實現遮擋剔除,當眼睛位置發生變化時,可以正確重建三維圖像的遮擋。在使用光場技術時,如果三維 ...
級。通過多個空間光調制器(SLM)的拼接實現大型全息顯示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假設使用適用于二維成像的4K SLM,其比特率為12.7Gb/s,需要230000個SLM才能達到3x10^15b/s,并且需要15000臺個人計算機來操作這些屏幕。這些數字說明了當前想要實現全息顯示是多么困難,但已經有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可行(是小規模驗證)。只再現水平視差并且垂直掃描圖像可以減少STP。與全視差相比,水平視差將STP降低了10^3倍,除此之外,水平視差不需要保持構成三維圖像的不同水平線之間的coherence。因為人眼視差(eye disparity)主要是水平的,水平視差全息圖在垂直視差上的損失并不會嚴 ...
息顯示(所用空間光調制器為相位型SLM)由相干光源產生的復值波場usrc(這個源場可以是平面波or球面波or高斯光束)入射到相位型SLM上,源場的相位以每SLM像素的方式延遲相位?,場繼續在自由空間或穿過某些光學元件傳播到目標平面。用戶或探測器可以在目標平面觀察到場的強度。由SLM傳輸到目標平面的數學模型可以表示為:?就是需要求解值,可以用常用的相位復原法(如GS,Fienup法等)求解,也可以看作為一個優化問題求解:s是一個固定的或學習的scale factor。相位復原是找到一個相位函數?,而(2)是一個非凸優化問題,具有無窮解,CGH可以選擇無窮解中的任何一個,因為它們都可以在目標平面上 ...
它使用相位型空間光調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對入射光波整形,目標圖像通過干涉的方式形成。用于全息顯示的相位型SLM存在衍射效率低的問題。這是由于其有限的像素填充因子、背板架構和其它因素,使得多達20%的入射光可能不會被衍射,從而產生零級衍射級,這通常會干擾控制的衍射級并顯著降低觀察到的圖像質量。導致目前計算生成全息的圖像質量還不如傳統的顯示技術。在光學中,同軸和離軸濾波方案是兩種最常用的技術,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零級衍射。同軸濾波在物理上阻擋了傅立葉平面上的未衍射光束,這不可避免地也阻擋了一些低頻成分的衍射光。此外,當復用三種顏色時,這種遮擋操作會更具挑戰性。 ...
法計算并使用空間光調制器進行投影1。雖然一些增強現實(AR)系統使用顯示屏幕,如 OLED發射圖像或用清晰面板反射投影圖像,但先進的全息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具有大眾市場潛力的AR可視化方法。基于計算機生成全息(CGH)顯示的AR設備示意圖。CGH上傳到空間光調制器上,參考光照射下的衍射光通過分束器的一個方向到達人眼,真實環境通過分束器的另一個方向進入人眼,形成組合帶有AR圖像的背景環境圖像。傳統的AR/VR設備基于雙目視覺顯示或光場顯示,兩者都可能存在聚散調節沖突(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s),導致用戶頭暈或疲勞。全息顯示器提供3D視覺感知,而不會在觀看者中 ...
應用百萬像素空間光調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和相機,多模光纖的二維輸入和輸出接口可以維持大的信息處理吞吐量。原理解析:在機器學習研究中,對輸入數據做各種各樣的非線性變換來學習隱藏在數據中的復雜關系。作者利用高光強(125kHz重復率,10ps脈沖的釔光纖激光器(Amplitude Laser Satsuma)。脈沖集中在1,033nm附近,寬度為10nm)的輸入模式在多模光纖(5m的商用GRIN 50/125 MMF,NA為0.2,對于給定的激發,這種光纖允許每個偏振有 120 個模式)里傳輸產生的非線性映射關系作為機器學習的物理實現。(1)空間調制(SL ...
反射式相位型空間光調制器(1920*1080,8um)上,用anti-aliasing double phase method(AA-DPM)將CNN預測的復全息圖編碼成相位型全息圖,可以產生在高頻物體和遮擋邊緣無偽影的3D圖像。孔徑光闌放置在雙膠合透鏡的傅里葉平面,阻攔高階衍射,其開口半徑設置為與藍色光束的一階衍射范圍相匹配。全息圖的接收用目鏡和相機組合來承擔。實驗結果:(1)所采用卷積神經網絡具有極高的內存效率(低于 620 KB),并且在單個消費級圖形處理單元上以 60 赫茲的速度運行,分辨率為1,920 × 1,080像素。(2)利用低功耗的設備端人工智能加速芯片,訓練得到的CNN還可 ...
個主要部件:空間光調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 SLM)和單像素探測器。SLM有兩種,一種是DMD,另一種是LCD。雖然LCD具有可調制相位和振幅的能力,但是因為DMD具有出眾的調制速率(超過20kHz),因此,在計算成像系統中常用的是DMD。文章所討論的LCD均指DMD。本質上,DMD是一個可編程的二進制傳輸掩碼(transmission mask)。如圖1所示為計算成像的兩種結構。圖1(a)為物體經成像透鏡成像在DMD上,DMD編程顯示一系列的二進制圖案,將物體的像調制后投射到單像素探測器上。圖1(b)為DMD投射一系列的二進制圖案到物體上,調制物波前,zui終 ...
變形鏡,以及空間光調制器和自適應鏡頭。對于超快激光和超強激光,Phasics自適應系統能夠在真空環境下校正像差。在一套自適應光學系統中放入Phasic的高分辨率SID波前傳感器以及可變形鏡,并且得益于自適應光學的控制軟件,能夠得到良好的閉環效果。Phasics的專家同樣能夠依據應用,為選擇變形鏡提供指導意見,為整個系統提出意見。Phasics的自適應光學為工程師、研究人員和制造商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傳統自適應光學結構傳統的自適應光學系統,放在平行光路上,一套所屬系統調節光斑尺寸,并且SID4傳感器位于變形鏡的成像面上。SASys軟件通過測量變形鏡的每個驅動響應函數后,執行校準過程,并且使自適應系 ...
或 投遞簡歷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