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組件,結合自適應光學實現雙區域成像的分辨率增強。(2)引入基于焦平面單元(focal plane units, FPU)的光束組合,實現成像視場數的增加。a、Quadroscope系統。激光源由flip mounted mirror(FM)選擇。激光輸出隨后被50/50分束鏡分成四束(光束1-紅色,2-橙色,3-綠色,4-藍色)。每一束光相對于另一束延遲8ns,經過擴束鏡(BE)后進入焦平面單元(focal plane units, FPUs)。1/2波片結合偏振分光鏡(PBS)實現每束光能量的控制。兩個掃描引擎各自控制兩個成像預取。每一個掃描引擎由三個商業掃描鏡頭(SL1-3)、一個共振掃 ...
品廣泛應用于自適應光學,散射或渾濁介質中的成像,雙光子/三光子顯微成像,光遺傳學,全息光鑷(HOT),脈沖整形,光學加密,量子計算,光通信,湍流模擬等領域。其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填充因子的特點適用于PSF工程應用中。圖1. Meadowlark 2022年新推出 1024 x 1024 1K刷新率SLM二、空間光調制器在PSF工程中的技術介紹在單分子定位顯微鏡(SMLM)中,通過從相機視場中稀疏分布的發射點來估計單個分子的位置,從而克服了分辨率的衍射限制。可實現的分辨率受到定位精度和熒光標簽密度的限制,在實踐中可能是幾十納米的數量級。有科研團隊已經將這種技術擴展到三維定位。通過在光路中加入一 ...
品廣泛應用于自適應光學,散射或渾濁介質中的成像,雙光子/三光子顯微成像,光遺傳學,全息光鑷(HOT),脈沖整形,光學加密,量子計算,光通信,湍流模擬等領域。其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填充因子的特點適用于PSF工程應用中。圖1. Meadowlark 2022年最新推出1024 x 1024 1K刷新率SLM一、空間光調制器在PSF工程中的技術介紹在單分子定位顯微鏡(SMLM)中,通過從相機視場中稀疏分布的發射點來估計單個分子的位置,從而克服了分辨率的衍射限制。可實現的分辨率受到定位精度和熒光標簽密度的限制,在實踐中可能是幾十納米的數量級。有科研團隊已經將這種技術擴展到三維定位。通過在光路中加入一 ...
品廣泛應用于自適應光學,散射或渾濁介質中的成像,雙光子/三光子顯微成像,光遺傳學,全息光鑷(HOT),脈沖整形,光學加密,量子計算,光通信,湍流模擬等領域。其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填充因子的特點適用于生物成像及微操縱的工程中。圖1. Meadowlark 2022年最新推出 1024 x 1024 1K刷新率SLM二、空間光調制器在STED超分辨中的技術介紹普通的遠場熒光顯微鏡,使用聚焦的遠場光束照射熒光分子,由于衍射效應的存在,樣品上形成一個有限尺寸的光斑,光斑之內的熒光分子全部被激發并發出熒光。因此光斑內的樣品的細節特征無法被分辨,激發光斑的尺寸難以改變,但如果可以使光斑內周圍區域的熒光分 ...
波前傳感器和自適應光學,或脈沖整形,以及許多其他應用。目前,可以借助不同的器件進行空間光調制。例如,通過使用平行排列的硅上液晶 (LCoS) SLM,刷新率在幾十赫茲的數量級和僅相位調制模式,可以達到大多數應用所需的動態范圍。其他設備,例如數字微鏡設備 (DMD),具有高達數十 kHz 的刷新率和幅度調制模式,可能接近實時響應。此外,可變形反射鏡提供了校正光束波前的可能性。本文提出的校準方法將應用于僅相位 SLM。以前的設備通常需要復雜的校準程序。在液晶 SLM 的情況下,完全校準可以將自己的 SLM 視為相位延遲器 - 旋轉器系統,它通常表現出耦合的相位和偏振調制。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扭曲角和 ...
空間光調制器在拉曼光譜中的應用原理拉曼光譜學一直受益于各種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于自發拉曼光譜,電荷耦合器件(CCD)探測器允許在合理的速度下電子讀出高質量光譜,大功率窄線寬近紅外(NIR)激光器為生物樣品提供了幾乎理想的激發源,和高保真光學濾波器現在具有良好的抑制激發光的銳利邊緣接近激發頻率將這些光電器件與光學或完全不同的儀器(如掃描探針顯微鏡)相耦合,可以用微或納米尺度的空間分辨率探測材料的分子結構。所有這些進步已經將拉曼光譜從一種昂貴的專業技術轉變為遍及物理和生命科學領域的普通臺式儀器。當然,技術的進步還在繼續,新的和看起來遙遠的光學領域在拉曼光譜儀器中得到了應用。空間光調制器(SLM)設備 ...
的,主要用于自適應光學。波前傳感器 (WFS) 的主要功能是對給定平面中的相位進行采樣,該平面通常對應于放置傳感器的平面:與數字全息術不同,無需使用參考臂。當然,可以將 WFS 平面與給定的物平面光學共軛。對于相位顯微鏡,放置在物平面中的樣品引入的相移可以由 WFS 直接測量,允許定量相移成像,其中 WFS 分辨率和測量點數現在成為目前排除使用的關鍵因素Shack-Hartmann 傳感器,分辨率有限。已經提出了數字波前傳感 (DWFS),它依賴于觀察強度圖像隨小散焦而變化的方式,并使用這些強度變化來恢復相位。 該方法Z初是在 Born 近似下提出的,現已擴展到圍繞中間平面對稱的結構簡單的厚物 ...
式串擾。傳統自適應光學校正技術自適應光學(adaptive optics, AO)理論由Babcock在1953年提出,指出應用波前傳感器測量波前并利用波前校正器實時對畸變波前加以補償,理想條件下可以把畸變的波前恢復到平面波。Z初自適應光學系統主要應用在天文學高分辨率成像領域中。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天文學家研制了一套全新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取名為“COME-ON”,該系統用于新西蘭智利歐洲南部天文臺直徑約為3.6 m的望遠鏡商,其中使用的變形鏡有19個單元。在自由空間光通信系統中,為了解決大氣湍流引起的波前畸變,人們提出使用自適應光學系統實現畸變波前的波長。渦旋光和球面電磁波示意圖對于渦旋光 ...
成像、光鑷、自適應光學、湍流模擬、光計算、光遺傳學和散射介質成像等應用。 這些應用需要能夠輕松快速地改變相干光束波前的調制器。 通過將液晶材料的電光性能特征與基于硅的數字電路相結合,Meadowlark Optics 現在提供了高分辨率的 SLM,這些 SLM 還具有物理緊湊性和高光學效率。圖一:緊湊的HSP1K(1024×1024)系列和E19×12(1920×1200)系列SLMMeadowlark Optics 的硅基液晶 (LCoS) 空間光調制器 (SLM) 專為純相位應用而設計,并結合了具有高刷新率的模擬數據尋址。 這種組合為用戶提供最快的響應時間和高相位穩定性。這些SLM 適用于 ...
相干調制和全自適應光學實現的Tbit/s線速率衛星饋線鏈路(Tbit/s line-rate satellite feeder links enabled by coherent modulation and full-adaptive optics),Y. Horst, et al.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23)摘要:自由空間光通信技術是滿足未來星地網絡帶寬需求的一種解決方案。它們可以克服射頻瓶頸,僅用少數地面站就能達到Tbit/s的數據速率。在這里,我們展示了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峰山頂(3700米)和伯爾尼市附近的齊默爾瓦爾德天文臺( ...
或 投遞簡歷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