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全部
射的方式回到基態,其余位于激發光斑中心的被激發電子則不受損耗光的影響,繼續以自發熒光的方式回到基態。由于在受激發射過程中所發出的熒光和自發熒光的波長及傳播方向均不同,因此真正被探測器所接受到的光子均是由位于激發光斑中心部分的熒光樣品通過自發熒光方式產生的。由此,有效熒光的發光面積得以減小,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分辨率。STED顯微術能實現超分辨的另一個關鍵在于受激發射與自發熒光相互競爭中的非線性效應。當損耗光照射在激發光斑的邊緣位置使得該處樣品中的電子發生受激發射作用時,部分電子不可避免地仍然會以自發熒光的方式回到基態。然而當損耗光的強度超過某一閾值之后,受激發射過程將出現飽和,此時以受激發射方式回 ...
從激發態回到基態,緩慢放出較長波長的光,放出的這種光就叫熒光.如果把熒光的能量--波長關系圖作出來,那么這個關系圖就是熒光光譜.電子從激發態回到基態經歷的時間即為熒光壽命.為了評估異質結中載流子的分離和傳輸特性,可對異質結進行熒光壽命測試.上圖紅藍黑色曲線分別對應WS2,ReS2&WS2界面,ReS2的熒光壽命.可以看到ReS2的熒光壽命幾乎沒有信號,由于ReS2區域的壽命比WS2和界面區域的信號弱得多,因此在這種泵浦探測波長下,無法從ReS2到WS2傳輸光生載流子.所以從WS2到ReS2的光生載流子的時間動力學可直接評估WS2&ReS2異質結構的質量.如上圖的插圖所示,藍色曲 ...
子吸收能量從基態躍遷到某個激發態,再以輻射躍遷的方式發出熒光回到基態。激發停止之后,分子激發出的熒光強度降到激發最大強度時的1/e所需的時間被稱為熒光壽命,它表示粒子在激發態存在的平均時間,一般被稱為激發態的熒光壽命。熒光壽命僅僅與熒光物質自身的結構和其所處的微環境的極性和粘度等條件有關,而與激發光強度、熒光團濃度無關,因此通常來說是絕對的。通過測定熒光壽命,我們可以直接了解所研究的體系所發生的變化,了解體系中許多復雜的分子間作用過程。時間相關單光子計數法(TCSPC)是目前測量熒光壽命的主要技術,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使用一個窄脈沖激光激發樣品,然后檢測樣品發出的第一個熒光光子到達光信號接收 ...
子從低能級的基態E1激發到高能級E3上。Er3+在高能級上的壽命很短,很快即以無輻射躍遷的形式衰減到亞穩態能級E2 上。由于Er3+ 在能級E2 上壽命較長,在其上的粒子數聚集越來越多,從而在能級E2和E1之間形成粒子數的反轉分布。這樣,當具有1550 nm波長的光信號λEr通過這段摻鉺光纖時,處于亞穩態能級的粒子即以受激輻射的形式躍遷到基態,并產生和入射光信號光(1550 nm)完全一樣的光子,從而大大增加了信號光中的光子數量,也即實現了信號光在摻鉺光纖中輸出時不斷被放大的功能。因此,利用摻鉺光纖即可制成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摻鉺光纖纖芯中鉺的摻雜濃度取決于光纖放大器的設計要求,通常摻雜濃 ...
成的分子向其基態躍遷時發射所產生的激光,通常都在紫外波段。KrF Laser(氟化氪激光器)248nmXeCl Laser(氯化氙準分子激光)308nmXeF Laser(氟化氙準分子激光器)351nmHeCd Laser(氦鎘激光器325nm, 441.6nm是指工作物質是氣體的一種激光器,區別于準分子激光器,氣體激光器是由原子能級躍遷產生的激光器,主要激勵方式有電激勵,光激勵,氣動激勵等,氣體激光器一般具有非常好的光束質量和相干性。N2 Laser(氮分子激光器,Nitrogen laser)337.1nm, 427nmAr+ Laser(氬離子激光器)488nm, 514.5nm, 35 ...
同一個粒子從基態通過連續多光子吸收到達能量較高的激發態。首先,發光中心處于基態G上的離子吸收一個能量為φ1的光子,躍遷至中間亞穩態E1能級,若光子的振動能量恰好與E1能級及更高激發態能級E2的能量間隔匹配,那么E1能級上的該離子通過吸收光子能量而躍遷至E2能級,從而形成雙光子吸收,只要高能級上粒子數量夠多,形成粒子數反轉,那么就可以實現較高頻率的激光發射,出現上轉換發光。b 能量傳遞過程ETU能量傳遞是指通過非輻射過程將兩個能量相近的激發態離子A、B耦合,其中A把能量轉移給B回到基態,B接受能量而躍遷到更高的能態,從而使B能夠從更高的能級發射。c 光子雪崩過程PA光子雪崩過程是激發態吸收和能量 ...
生,當原子由基態(低能級)向激發態(高能級)躍遷時,需要從外界吸收一個光子;而當原子由激發態向基態躍遷時,則需要向外界釋放一個光子。一個光子的能量:當我們用一個入射光子掠過原子時,就有一定幾率使該原子由激發態向基態躍遷,從而釋放出一個光子,最終,我們將得到兩個光子(入射光子和受激輻射所產生的光子)。并且,原子受激輻射所產生的光子與原入射光的光子是性質全同的,即能量(頻率)、偏振、相位都相同。這就是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現象,也是激光產生的底層機制。那么,只要我們讓足夠多的原子受激輻射(從激發態向基態躍遷),不就可以將原入射光放大,從而產生激光了么?雖然原理上是這樣,但要產生激光卻并沒有那么簡單,因為 ...
個納秒內返回基態的概率為50%,在下一納秒的觀察中,又損失了 50%,依此類推,由于光的強度是由在任意時間段內發射的光子數量決定的,因此它與受激分子的存在數量成正比。您可以通過我們的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的產品信息,或直接來電咨詢4006-888-532。 ...
要布居在振動基態(參見上圖所示)4. 分子中少量電子布居在較高的振動能級上,因此散射光子的能量可以大于入射光子,(獲得能量,波長藍移)這就是強度相對弱很多的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5. 入射光子和樣品分子相互作用,光子能量的改變量(得到或者失去能量)取決于每個化學鍵(振動)的特性。并非所有的振動都能在拉曼光譜上反映出來,這取決于分子的對稱性。但是可以獲得足夠的信息,用來對分子結構進行相當精確的表征。因此,C-H鍵對應的能量改變不同于 C-O對應的能量改變,也不同于金屬和氧之間成鍵的能量改變。通過測量散射光中這些不同波長成分,可以探測到與這些不同波長相對應的不同的鍵和振動.拉曼光譜能夠探測材料的化學 ...
對于頻率 (基態原子某一超精細躍遷共振頻率)的泵浦光,可以將具有同樣速度的基態原子幾乎全部都激發到激發態上(或其他基態上),使吸收達到飽和。這時對于探測光,沒有對于的原子來共振吸收,預期的吸收不存在,弱光束可以幾乎無損的通過原子蒸氣。只有速度為或者方向與光束垂直的原子即對光沒有多普勒效應的原子會同時和兩束光共振,引發飽和吸收現象。通過光電探測器接收后,呈現在示波器上的功率曲線則為吸收峰的狀態。銣原子D1線的飽和吸收光譜此外在兩個超精細躍遷線的中間,也存在交叉共振吸收峰,其產生的原理同樣是多普勒效應。若原子以速度v運動,方向與泵浦光相反,泵浦光與探測光頻率均為,由于多普勒效應,該原子“感受”到的 ...
或 投遞簡歷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