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它隨孔徑光闌位置而變。因此,當系統的球差已定而不滿足等暈條件時,一定可以找到一個光闌位置使系統的正弦差為零。挑選光闌位置來校正某一種與其有關的像差是光學設計時常用手段。相關文獻:《幾何光學 像差 光學設計》(第三版)——李曉彤 岑兆豐您可以通過我們的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的產品信息,或直接來電咨詢4006-888-532。 ...
生的彗差還與光闌位置、即主光線的入射角ip有關。如果光闌位于球心,相當于主光線與輔軸重合,即ip=0,則不論球差如何,都不會產生彗差。實際上,光學系統的各種像差總同時存在,所以在計算彗差時,并不能像定義的那樣,真正求出一對對稱光線的交點相對于主光線的偏離,而是以這對光線與高斯像面交點高度的平均值與主光線交點高度之差來表征的。如上圖所示,對于子午彗差,可表示為對于弧矢彗差,因一對對稱的弧矢光線與高斯像面的交點在y方向的坐標必相等,故有彗差是軸外點成像時產生的一種寬光束像差,是與視場和孔徑均有關系的。為全面了解光學系統對彗差的校正情況,需要計算設置多個特征視場和特征孔徑來計算彗差。對于子午光束,孔 ...
收集后由一對光闌進行采樣生成兩個光通道(如上圖紅藍兩色光)。然后光通過一對相對旋轉90°的道威棱鏡。利用道威棱鏡特性旋轉兩光通道的像。經過道威棱鏡后一對分束器將光分成兩個分量(如上圖b所示兩個方向分量)。兩光通道反射光分量分別被透鏡聚焦再經過反射鏡和直角棱鏡調整光路形成兩彼此旋轉180°的圖像。外部CCD將這兩個未經時間處理的圖像捕獲。透射分量通過相同配置元件形成對應于反射光的兩個圖像。然后進入空間編碼階段。光雙通道被分成反射分量和透射分量 空間編碼階段,透射光經過管狀透鏡和立體鏡物鏡,將圖像中繼到數字微鏡DMD上。為圖像編碼,利用DMD調制:DMD每一個編碼像素會沿表面法線整轉 ...
虛線是從光源光闌到物鏡孔闌的另一對共軛關系,此時,聚光鏡的像方孔徑角必須與物鏡的物方孔徑角相匹配,為此,可以在聚光鏡的物方焦面上或附近設置可變光闌。于是照明系統的出瞳正好與物鏡的入瞳大致重合。臨界照明的缺點是當光源的亮度不均勻或呈現明顯的燈絲結構時,將會反映到物面上而影響觀察效果。2.科勒照明(Kohler illumination)這是一種把光源像成在物鏡入瞳面上的照明方法。它沒有臨界照明的那種缺點,整個系統如下圖所示。圖中的虛線是從光源到物鏡孔闌的一對共軛關系,雙點劃線是從光源光闌J1到物面再到像面的另一對共軛關系,光源發出的光先經一個前置透鏡L成像于聚光鏡前的可變光闌J2上,聚光鏡再將此 ...
個鏡組、孔徑光闌和視場光闌構成。孔徑光闌緊靠于聚光鏡前組放置,是一個可變光闌。孔徑光闌經聚光鏡后組成像在顯微系統的待測樣品表面上。而照明光源經過聚光鏡前組成像于視場光闌處,視場光闌位于聚光鏡后組的物方焦面上(也是可變光闌),這樣,光源經過聚光鏡后組后將成像在無窮遠處。并且同時,視場光闌經聚光鏡后組成像于無窮遠處。柯勒照明系統是將光源上每個點所發出的同心光束變成平行光束照射在物面上,從而避免了對物面上各個位置的照明不均。柯勒照明系統也可以看作是將臨界照明系統的「光源」替換為「光源+前置物鏡+光闌」,從而將光源通過前置物鏡成像在臨界照明的「孔徑光闌」處。實際上,柯勒照明的孔徑光闌位于臨界照明的光源 ...
像物鏡、孔徑光闌和光強探測器組成。經過準直的平行光經分光鏡后通過微透鏡陣列成像,當在微透鏡陣列的焦距放置反射鏡時,光線以光軸為對稱軸返回,由于光強探測器的像面和孔徑光闌位于成像物鏡的焦面上,此時光強最大;同理,調節反射鏡位置,當反射鏡位于焦距的一半位置時,光線經過反射鏡和頂點的兩次反射返回并成像在探測器上即光強計再次出現極大值,通過測量兩次成像的距離即可完成焦距的測量。該方法測量系統簡單,操作簡便;但只能完成微透鏡陣列所有子透鏡單元的平均焦距測量,不能對應測量各個子透鏡單元的焦距,對評價微透鏡陣列的加工質量存在較大的局限。4,CCD探測法CCD測試系統示意圖和系統原理分別如圖4-1和4-2所示 ...
構對稱于孔徑光闌,B’恒等于-1而不會產生畸變。對于單個薄透鏡或薄透鏡組,當光闌與之重合時,主光線通過主點,沿理想方向射出,與高斯像面的交點接近與理想像高相等,也不產生畸變,如下圖(a)所示。以上雙膠合物鏡例子經計算足以說明這一結論。據此可以推知,當光闌位于透鏡之前時,yp’小于理想像高y0’,產生負畸變,如如下圖(b);反之,當光闌位于透鏡之后時產生正畸變。這表明了畸變對光闌位置的依賴關系。相關文獻:《幾何光學 像差 光學設計》(第三版)——李曉彤 岑兆豐您可以通過我們昊量光電的官方網站www.arouy.cn了解更多的產品信息,或直接來電咨詢4006-888-532,我們將竭誠 ...
人不同孔徑的光闌,當光闌使激光功率減小了5%時,所用光闌的孔徑不應大于其后光學元件口徑的0.8倍。6.2 測試環境要求放置被測激光器和測量系統的測試臺的穩定性應高于被測激光器的穩定性。需采取隔震、減噪和控溫等措施,保證外界因素或系統誤差對測量結果的誤差影響不超過10%。這些措施包括對測試設備的機械和聲響隔振、對實驗室和激光器冷卻系統(由廠家規定)控溫,對外界光電噪聲的屏蔽和使用低噪聲的電氣裝置等。6.3探測器系統在測試光束的指向和位置穩定性時,測量光強分布的一階矩應符合ISO11146:1999的規定。只有當被測光束在每次測試中的光強分布不發生變化時才可使用如光電二極管、四象限探測器等簡單探測 ...
D圖像。孔徑光闌放置在雙膠合透鏡的傅里葉平面,阻攔高階衍射,其開口半徑設置為與藍色光束的一階衍射范圍相匹配。全息圖的接收用目鏡和相機組合來承擔。實驗結果:(1)所采用卷積神經網絡具有極高的內存效率(低于 620 KB),并且在單個消費級圖形處理單元上以 60 赫茲的速度運行,分辨率為1,920 × 1,080像素。(2)利用低功耗的設備端人工智能加速芯片,訓練得到的CNN還可以在移動(1.1Hz 的 iPhone 11 Pro和2.2Hz的Google Edge TPU)設備上交互運行。(3)所提方法也對超表面設計、基于光鑷和聲鑷的顯微操作、全息顯微鏡和單次曝光體積3D打印等也有幫助。參考文獻 ...
函數發生器和光闌控制激光的時序開關輸出(目的是降低單次照射時間至~1ms,從而減小散斑拖影現像。如果相機曝光時間能夠同樣足夠低,就不用控制光源的開關)。樣品表面平均激光功率為3.5mW。活體成像時散斑圖像被20X/0.4物鏡采集,經線偏振片提高散斑對比度,最后成像在SCMOS上,其最大采集幀率190fps。視頻1:OSIV在光血栓形成中風小鼠模型中的應用參考文獻:Muhammad Mohsin Qureshi, Yan Liu, Khuong Duy Mac, Minsung Kim, Abdul Mohaimen Safi, and Euiheon Chung, "Quantita ...
或 投遞簡歷至: hr@auniontech.com